电影预告片中的VR技术你了解多少?-当代健康
换个姿势看新闻,换个态度看中华!— 当代健康
分享到:

电影预告片中的VR技术你了解多少?

2022-07-14 05:04:01 来源:芭莎男士编辑:fashion浏览次数:0

(原标题:电影预告片中的VR技术你了解多少?)

2016年1月1日国内3D动画电影《小门神》终于上映了,芭先生真是盼了小一年了,顿感时光匆匆!对这部电影的最深印象还是去年它的发布会上曝光了100分钟动画大电影《小门神》首款预告片。值得震撼的是追光动画在业内首次运用了最新的虚拟现实(VR)技术,这也为电影攒够了粉丝,尽管要等待来年上映,总之芭先生就会因为去年VR预告片去买今年《小门神》电影票。那么,国内电影行业启用VR技术,这仅仅是一种效仿国外的宣传噱头?还是对VR技术切实的关注呢?

/ 什么是虚拟现实VR?给你身历其境的真实感受

其实VR设备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人们所向往的未来科技体验。当用户带上VR设备观看内容,就好像进入到另外一个真实的世界,即使这个世界是虚拟出来的,而内容中的现实环境在千里之外。换一种解释吧,相信大家都看过《黑客帝国》这部电影,连接真实世界与电脑模拟的虚拟空间之间的设备也可以看成是VR设备。

黑客帝国之中进入母体MATRIX设备也是一种类似的VR设备

最早的VR设备都是应用于军事训练或者某些特殊行业模拟工作环境使用的,不过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虚拟现实所涉及的领域开始不断的扩大,包括游戏、电影、专业人士的训练以及晚会、体育赛事和新闻的转播上也都有涉及,这些新领域的应用场景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加真实的体验。试想一下,假如我们能够利用VR头显设备来直接观看演唱会和世界杯比赛,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件事。

就在去年10月份,乐视发布了自己旗下首款的虚拟现实(VR)设备超级头盔,获得了消费者以及媒体广泛的关注,也将这种头戴式的显示设备再次呈现在大众眼前。其实早在几年前,索尼就已经有一款头戴式的显示设备上市,并且先后推出过几代产品,不过由于价格比较高,再加上技术成熟度不够,一直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

不过最近一年时间,从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开始,VR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Oculus VR、索尼、HTC、Valve、三星和微软等公司大力推动消费类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权威机构预计2020年企业虚拟现实业务将由2014年的1.14亿美元增长至45亿美元,未来5年后虚拟现实技术将无所不在。

早期的VR设备(带那么重的大头盔,芭先生很好奇这位姑娘扛得住吗?)

乐视最新推出的超级头盔

索尼最新的头戴式VR显示设备

三星推出的VR头戴式显示设备

/ 国内团队如何开发VR技术?

到目前为止,VR和头盔最大的用途仍然在游戏领域,但要将VR带入大众市场,进军电影业将是早期普及的不二之选,试想一下,当VR技术与电影结合,将会带来对头盔的海量需求。

小门神VR预告片

看没看过新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小门神》,都能在《小门神》VR预告片中有与3D电影所不一样的感受,观众佩戴Oculus DK 2,便会置身于江南小镇的街道中,周围有行人和车辆经过。 跟着老爷爷“走进”馄饨店后,店里的顾客会热情地跟观众打招呼。然后一个神秘的发光物体会带你穿过灶台的火焰,来到神界通道,两位门神再带领观众一起步入“神界”,我们来看一段现场观众的反馈视频,此链接可浏览《小门神》VR观影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E1NDE4Njg4.html?tpa=dW5pb25faWQ9MjAwMDE0XzEwMDAwMV8wMV8wMQ

《小门神》VR预告片的制作研发

时长95秒的VR短片的制作周期约为两个月时间(不包括前期研发以及《小门神》动画形象本身的制作周期),共有十几人参与到制作过程中,除了3、4 个纯技术人员以外,跨越了追光的几乎所有制作部门。

其实从2014年的4,5月份,追光动画便开始关注Oculus,7,8月份的时候,追光组建小团队来研究VR技术,基于游戏引擎UE4做过《小夜游》的互动视频,使用kinect作为动作输入,并专门开发了内置的弧形屏幕视频播放功能。团队也研发了很多工具,比如360°立体渲染引擎插件、预览和调速工具,以及专门的播放器。360°立体渲染器的研发,使得VR动画内容可以直接生成;解决了技术难题,接下来就是要搭流程、做片子。不过困难也随之而来,我们发布的VR预告片里,360°街道上有四五十人,这么大的数据量,用Maya动画去做,在加之我们的动画片精度本来就高,这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于是,小门神技术团队又研发了一些工具,先将场景切碎、导入Maya,然后再进行制作,再将内容导出,进入灯光流程去制作。由于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人手一台的配备Oculus DK 2,我们又研发了预览和调速工具,以及专门的播放器。

为了解决眩晕问题,追光在故事里设置了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线索”——人物的行动和声音的位置来推动剧情的发展。由于没有根据设备调试立体瞳距,观众的观影体验会有所不同。

VR短片的制作费用

追光动画的技术负责人袁野说,小门神的VR预告片,与整部动画电影的预算是打包在一起的,要算也只能根据耗时、人工的比例计算。VR内容开发者告诉雷锋网,高质量的动画短片本来就价格不菲,要做VR动画,每一帧都要制作和渲染360°的场景,而且画质要求越高,在VR设备下观看,对机能的需求也越高,"十分烧钱",这也是目前VR内容缺乏的原因之一。

VR技术在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上的运用会有何不同?

三维动画依托CG技术,电影的灵活性、可控性较强,目前的阶段,画质也要优于实拍,但制作周期长;实拍VR电影目前在拍摄设备、算法等方面还不太成熟,但电影拍摄速度较快,此外还具备明星效应;不过现在,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实拍电影,后期特效占据的时长都较长,二者之间也有重合的部分。

/ 美国好莱坞短片的VR技术

而据路透社的报道,VR技术,已经开始促使一些好莱坞片商,进入基于头盔的360度全景电影,这是拍摄虚拟现实电影的前奏。2018年初美国圣丹斯电影节,VR大放异彩。除了OculusVR播放了自家(Story Studio)制作的VR短片《迷失》,主办方也专门将一个环节用于关注VR电影,放映来自ChrisMilk、Felix&Paul等制片人和公司的VR短片。而就在2018年11月底,迪斯尼发布了从《狮子王》剧场版剪辑出来的 VR短片。当然,在硅谷那家 VR 制作和发行技术公司 Jaunt 的 6500 万美元融资中,迪斯尼还是主要的投资人。

当涉及到 VR的时候,福克斯公司认为自己占有很大的领先地位,特别是把此种媒体变成一种新形式的优质内容载体上。在以前的许多尝试中,工作室的 VR 项目都是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只是为了吸引观众关注更大的项目。而福克斯创新实验室在VR 上的努力, 则是为了逐步让它成为自己的收入来源——一种观众乐意投入比一款应用更多钱的体验,就像他们付钱去看故事片一样。

它目前的项目是制作一部与太空科幻片《火星救援》相关的20 多分钟长的互动 VR体验。这将会在今年的某个时刻开始销售,很可能是在新 VR 硬件(比如 Oculus Rift、HTC 的 Vive 和索尼的PlayStation VR)上市之后。

毫无疑问,好莱坞在虚拟现实上的野心很大。一些工作室已经发布了营销性质的 VR 项目。福克斯自己发布了一个与《涉足荒野》相关的简短 VR 体验,另外还把 VR 应用在电视剧《沉睡谷》上,它成为了第一个赢得艾美奖的虚拟现实作品。华纳兄弟则发布了《蝙蝠侠》的 VR 体验,环球影业为即将到来的奇幻冒险片《魔兽争霸》制作了 VR。

/ 何时会出现VR电影?

当一项技术的应用处在黎明之前,我们通常可以找一些近似的技术、行业进行推演,例如观察VR硬件和系统,可以参照手机行业;而分析VR电影,也可以与3D/IMAX进行类比。不过显然,VR会更颠覆。

虚拟影院的实现,可能会彻底颠覆消费者购买电影票的方式,猫眼、格瓦拉等线上购票将进一步演变为在线虚拟影院;而观看电影佩戴的,也不再是3D眼镜,而是VR眼镜。至于电影制作方面,雷锋网请教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孙立军教授,他告诉我们:在虚拟现实的电影中,观众可以转动脑袋查看整体环境,这使得拍摄时需要很多新的手法。比如镜头所及范围之内,所有人员(包括导演)都必须回避,现场不能遗留与剧情不相关的东西,镜头可视区域之内只有演员和道具,而且灯光、音箱都需要很好的放置在镜头之外。

在技术和创意方面,拍摄虚拟现实电影还有一些障碍需要跨越,比如目前的计算机系统在实时进行虚拟现实电影渲染处理时,速度较慢,另外在虚拟现实电影中,观众可以实现360度全景观影,编剧和拍摄都需要做出巨大改变。所以,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做好准备。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说,观众观影时不会时刻去进行交互,当内容资源和用户反馈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导演和编剧会设置一些场景引导观众交互,而交互的时候,场景中的其他元素也可以相对静止,工作量和成本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届时,看电影会更像看一场话剧,而不是参加一场party。

目前VR硬件尚未普及,拍摄设备也还在研发、技术积累阶段,叙事逻辑也会发生变化,VR电影还有一段路要走。不过,这也会成为最终趋势,正如皮克斯的口号“艺术挑战技术,技术启发艺术。”目前VR技术的发展会给电影带来新的可能,未来,电影的发展也会引导VR朝新的方向突破。

标签:
最新资讯
更多行业观察 相关推荐
头条新闻
最新资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