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毒蛇咬伤后处理方法 凝血障碍谜团:毒蛇咬伤还是基因缺陷?-当代健康
换个姿势看新闻,换个态度看中华!— 当代健康
分享到:

被毒蛇咬伤后处理方法 凝血障碍谜团:毒蛇咬伤还是基因缺陷?

2018-10-29 21:00:00 来源:[db:出处]编辑:fashion浏览次数:0

(原标题:被毒蛇咬伤后处理方法 凝血障碍谜团:毒蛇咬伤还是基因缺陷?)

患者晚年男性,66岁,被毒蛇咬伤食指后,于2013年3月就诊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南部一家医院。棕蛇和黑蛇是该区域两种首要的毒蛇。该患者有血色病病史,做了皮肤癌切除术及近期植皮手术。入院前患者没有承受正规医治,也未呈现部分或全身症状。

咬伤45分钟后进行血液检测,世界标准化比值(INR)和纤维蛋白原(FIB)均正常,D-二聚体呈阳性,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刻(APTT)无法检测。患者无临床症状、INR正常,D-二聚体阳性原因或许因为他的植皮手术,APTT延伸或许为取样差错。

咬伤6小时后,复测APTT>200s(参考值26-41s)、INR正常。蛇毒检测试剂盒和尿液棕蛇(拟眼镜蛇属)毒液检测均为阳性。当地毒物信息中心的一位临床毒理学家主张不宜给予抗蛇毒血清,因为患者无症状,实验室查看与毒蛇咬伤导致的凝血妨碍不共同,但需求持续调查和重复检测。

独自的APTT延伸与棕蛇蛇毒导致的耗费性凝血妨碍不共同,后者INR及APTT均反常。黑蛇(拟眼镜蛇属)咬伤时APTT适度延伸,但患者会有症状。

咬伤11小时后,患者呈现厌恶、吐逆。复测APTT>200s、INR1.4(参考值0.9-1.2)、FIB1.6g/L(参考值1.7-4.5g/L),血肌酐从78umol/L上升到141umol/L(参考值64-108umol/L)。与病理学家进一步评论后,医师高度置疑该患者存在凝血因子缺少症。

因为咬伤后就诊推迟、不清楚患者被什么类型的蛇咬伤,以及是否现已中毒,没有给予患者打针抗蛇毒血清。

咬伤后24小时,D-二聚体定量>20mg/L(参考值0-40mg/L),但患者INR和肌酐康复正常,与中毒体现共同。但是,APTT仍>200s。

随访2周,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凝血因子检测发现该患者Ⅻ因子反常,其数值<0.01U/mL(参考值0.5-1.5U/mL)。

在该情况下,患者APTT及INR反常使得该病确诊较为困难,因棕蛇咬伤后毒液引起的凝血酶原激活剂毒素可下降血清Ⅰ、Ⅱ、Ⅴ、Ⅷ因子水平,导致凝血功能妨碍,相同会引起INR及APTT反常。相比之下,黑蛇咬伤后,抗凝血毒素导致独自的APTT延伸,但很少超越100s,且患者会呈现全身症状。

本例患者APTT升高是因为Ⅻ因子缺少,INR轻度升高是因为部分蛇毒导致的耗费性凝血妨碍。血肌酐反常与棕蛇的肾毒性体现相共同。

本例中凝血因子Ⅻ缺少症是一个偶尔的发现。严峻Ⅻ因子缺少症的发病率是0.3%,此刻APTT延伸与自发或严峻出血不相关。凝血妨碍是否由毒蛇咬伤所导致,只能经过丈量毒液浓度和凝血因子浓度来进行确诊。

最新资讯
更多行业观察 相关推荐
头条新闻
最新资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