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药盒 科普:详解药盒上的服药时间)
为了让药物在体内持续发挥作用,每种药物都明确规定不同的用药次数或间隔时刻,大多数药物每天服2~3次。服药不光分次数,并且一般在药盒或包装袋上都注明晰用药时刻, 这些服药时刻都代表了什么呢?
为了让药物在体内持续发挥作用,每种药物都明确规定不同的用药次数或间隔时刻,大多数药物每天服2~3次。服药不光分次数,并且一般在药盒或包装袋上都注明晰用药时刻, 这些服药时刻都代表了什么呢?
饭前:指吃饭前30~60分钟服药。大多是服一些对胃影响性不大,又需要在消化道部分和全身发挥作用的药物,因没有进食,药物可充沛地作用于胃黏膜,利于敏捷吸收发挥作用,如健胃药、制酸药、解痉药、止泻药、利胆药等。
饭时:指与食物同服,一般为消化药和稀盐酸、胃蛋白酸合剂等,有利于与食物充沛混合,发挥作用。
饭后:指饭后15~30分钟服用,绝大多数药品阐明书中未指明给药时刻的药物,都可在饭后服,可防止或平缓药物对胃黏膜的影响,特别适用于对胃肠道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如解热止痛药、抗菌药、利尿药、抗结核药等。
空腹:指清晨起床后服用,主要是—些驱虫药和盐类泻药,意图是防止食物对药物的搅扰。
睡前:寝息前15~30分钟,主要是用于催眠的安靖、水合氯醛、安眠酮等,别的还有些驱虫药也可在睡前服用。
守时:按昼夜24小时核算,有每隔4小时、6小时、12小时服用之分,多系磺胺类药物,旨在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有用浓度,需日夜服用,以获得最佳治作用果。
必要时:指根据需要随时服用。如镇痛药、解热镇痛药、防晕船药等,均可以此法给药,以便及时缓解症状或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