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大概是在北京过元旦的最佳指南)
北京大概是中国戏剧文化最为浓厚的地方,无论你是身在北京却平时忙于工作,无暇观剧,还是从外地赶来,打算在北京度过新年的第一天,Esquire都为你准备了这份精心策划的行程,让你以特别的方式在北京跨年,感受中国最顶尖的戏剧文化。
2018年的最后一天和2016年的第一天,师从赖声川的台湾戏剧人萧慧文在北京开设“戏剧照进生活:表达力开发”工作坊,萧慧文曾多年担任台湾果陀剧场基础与进阶戏剧表演班的资深戏剧讲师,此次工作坊的项目由其本人亲自开发讲授,试图通过戏剧教育手法挖掘与提升语言和肢体表达力,塑造在生活与职场中独具戏剧美感的个人表达魅力,相信会是一番独特的体验。
参加工作坊需要一定的活动量,建议衣着宽松舒适,便于运动,不要佩戴多余的首饰或其他坚硬杂物。
午餐推荐:向西步行十分钟左右的甜水园街上的元气寿喜烧
冬天里暖暖一锅寿喜烧想必能同时安慰你的心与胃。不管是一人独往还是二三好友小聚都是不错的选择。
15:30 首都剧场
a.菊隐剧场
为纪念戏剧家焦菊隐诞辰110周年,人艺于2018年末新建了它在首都剧场、人艺实验剧场之外的第三个剧场。菊隐剧场与前两个剧场相比更侧重戏剧的公益性,为戏剧的普及而生。
b.戏剧博物馆
人艺的戏剧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戏剧博物馆。展出大量文稿与资料。重点可以了解一下北京人艺创始人、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焦菊隐的生平。
c.戏剧书店
戏剧相关、剧院相关书籍与纪念品售卖。观众入场前后一般都会在此盘桓,不妨趁下午的时间安心挑选,迎合今天的参观主题,不妨带走一本《焦菊隐戏剧散论》。
18:00 蓬蒿café
晚上的观戏安排在南锣鼓巷东棉花胡同的蓬蒿剧场,紧邻中央戏剧学院,既然午饭吃得比较晚,不妨沿路找一些小吃来消遣,或者提早到达剧场,剧场一层售票处旁边设有咖啡厅,并提供简餐,可以步行至楼上的天台进食、小坐,也可以坐在吧台附近,也许可以加入剧场老板王翔与前来观戏的戏剧人的聊天。
19:30 肢体剧《麦芒》
《麦芒》的主创团队中许多来自以形体戏剧为主要创作方向的三拓旗剧团,一小时无声却富有震撼力与表达力的表演相信会使人有新鲜的感受。
《麦芒》是一部有关家庭关系的寓言。它由六个板块组成,充满黑色幽默。以“以爱之名的权力欲”为出发点,节选六段错综复杂的情感。感官上皆是夸张与扭曲,实则蕴含对家庭关系深层的解读。创作过程中更加入机制剧场的创作手段与电影剪辑的思路。
酒吧推荐:偶遇
散了戏趁时间还早,不妨到酒吧坐坐。位于前圆恩寺胡同的偶遇营业至凌晨两点钟,氛围安静低调,如果腹中饥饿还可以向老板娘索取外卖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