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 「定时炸弹」:颅脑动脉瘤的影像诊断
(原标题:脑动脉瘤 「定时炸弹」:颅脑动脉瘤的影像诊断)
颅内动脉瘤是人体中潜在的「炸弹」,一旦发作决裂后果严峻。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度提示脑动脉瘤决裂,死亡率高,需求高度重视。现结合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放射科的 Jeffrey Rudie 医生在 auntminnie 上的病例来对该病进行介绍。
病史
46 岁女人,加剧性头痛、复视、厌恶就诊。
印象学查看和发现
图 1 为头颅平扫 CT,鞍上池和脚间池内可见高密度造影剂(绿色箭头),且蔓延至左边裂和左边颞叶(黄色箭头)。接近大脑镰前部也可见高密度影(赤色箭头)。脑室内未见高密度影
图 2 为头颅 CT 增强扫描,前交通动脉方位可见梭形杰出(赤色箭头)
图 3 为头颅 CTA,前交通动脉可见一梭形动脉瘤(赤色箭头)
图 4 为 DSA 与 3D 血管重建,可见梭形动脉瘤(赤色箭头)
图 5 为介入动脉瘤夹闭术后,梭形动脉瘤消失(赤色箭头)
头颅 CT:鞍上池和脚间池内可见高密度造影剂,且蔓延至左边裂和左边颞叶。接近大脑镰前部也可见高密度影。脑室内未见高密度影。
头颅 CTA 示:前交通动脉处见一直径约 5 mm 的梭形动脉瘤,起自右侧大脑前动脉 A1 与 A2 段交汇处。
脑血管造影:不规则分叶状前交通动脉瘤,巨细约 4.6 x 2.6 x 2.7 mm,由右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内动脉供血。
确诊
前交通动脉瘤决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辨别确诊
动脉瘤决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脑周围出血、动静脉变形或瘘、细菌性或肉芽肿性脑膜炎、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进程
介入下运用金属微弹簧圈对动脉瘤进行夹闭,后再次进行脑血管造影(图 5)。
评论
动脉瘤是指动脉壁三层均向外局限性膨出,常发作于动脉分支处。囊状或「草莓样」动脉瘤在无症状人群中发作率约 0.2%~8.9% 不等,每年动脉瘤决裂率约十万分之六到八。与基因遗传有关,即有 2 个以上一级亲属发作动脉瘤时,其自己发作动脉瘤的几率约为 30%。非洲,日本和芬兰血缘的人中,女人 1.5 倍于男性。一起,动脉瘤还与高血压、结缔组织病如埃勒斯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疾病和肌纤维发育不良有关。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继发于外伤后。而脑动脉瘤决裂对错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 85%)。其他罕见病因包含中脑周围静脉出血(10%),细菌性或肉芽肿性脑膜炎或动静脉瘘或变形决裂出血等。
虽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印象学体现受出血量和出血时刻的影响,最近的研讨标明头痛 6 小时以内惯例 CT 和神经系统查看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灵敏性可达 100%,一起腰穿并不是有必要查看。
临床上,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体现为「响雷样」头痛,标明病况危殆,常兼并有畏光和假性脑膜炎体现。约 4%~22% 有「响雷样」头痛的患者终究发现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严峻程度与出血程度、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度相关,病况严峻者可有认识彻底损失,死亡率高。
印象学查看
1. CT
体现为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CT 值约 40~60 HU),包含鞍上池、中脑周围池,乃至延伸到大脑裂隙和大脑凸面。确诊最为灵敏的方位是脚间窝。
脑动脉瘤方位:约 85% 坐落前循环,30%~40% 起自大脑前动脉或前交通动脉,30% 坐落后交通动脉,20%~30% 坐落大脑中动脉分支,5%~10% 坐落颈内动脉。约 15% 起自后循环,包含基底尖,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
2. CT/CTA
CT 上动脉瘤体现为鸿沟清楚的圆形密度略高的病灶,有时可有周围钙化。强化 CT 上,呈显着均匀强化,但兼并瘤内血栓时体现为充盈残缺或环状强化。CTA 对血管的解剖细节显现较好,能够发现直径大于 3 mm 的动脉瘤。
3. MR/MRA
MR 确诊动脉瘤愈加灵敏,在 FLAIR 序列上体现为高信号。T2 上有时可体现为大的流空信号。MRA 可不运用射线和比照剂就能够显现血管结构,但图画空间分辨率低,易受伪影搅扰。
4. DSA
DSA 确诊小动脉瘤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均较高。时刻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好,而 CTA 常会高估动脉瘤的巨细。
但 DSA 操作危险高,比方中风。DSA 能够愈加细心的剖析动脉瘤的巨细、体部和颈部的形状,这对医治十分有协助。
医治和预后
虽然关于动脉瘤决裂的医治已有很大前进,但死亡率仍很高,约为 50%。医治很大程度上需求依托重复造影来点评再出血、脑积水、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的状况。医治办法包含血管内介入,包含大多数状况下选用的线圈夹闭术,辅佐以支撑医治,如避免血管痉挛等。
动脉瘤决裂的医治预后状况尚有争议。动脉瘤较大,且体积渐进性增大者提示高决裂危险。惯例来说,动脉瘤直径小于 7 mm,决裂危险较低。其他重要的影响要素包含动脉瘤体积增大和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