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的父亲是国家一级编剧,如今却拍烂片被惨骂)
陆川最大的问题,是抓不住(或者压根瞧不上)商业电影的“核”。
商业电影有两点硬性要求:1,要会花;2,要能赚。达到这两点硬性要求,其实该思考的是,如何让观众爽,而不是让自己爽。
这就是商业电影的核心。
如同小白文大行其道,没见过哪个读者说,我看这本书要从里面接受哪种哪种教育,要获得哪种哪种知识。这么多专业的书籍你不看,你期望看个小白文长知识,我只能说——
商业电影就是小白文,电影院就是避难所,大家来此,图的是通过一场盛宴,释放现实的压力。你可以无视电影的各种铁律,肆意嘲讽各种大师的杰作,但你不能无视观众的诉求,不能嘲讽观众的智商。
站着把钱挣了,真把自己当姜文了?
《鬼吹灯》原著就是一部小白文,只是里面各种异闻传说,以及高超且流畅的叙事手法,让这本书成为经典。恰如同金庸的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也没见谁改编时,往里面加入各种过于自我的东西。
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消费级产品,归根结底是要让消费者觉得花得值。
看电影同样如此。如果你标榜自己不是为了赚钱,纯粹就是为了表达某种野望、情怀,不追求让观众享受视觉特效、故事带来的情绪调动、释放,还能看过不理解之后,把票钱退给观众。
做到这一点,不仅没人看过后骂你,兴许还能细细品味电影的种种细节,咂摸导演如此如此安排的因由,而后高声赞歌。
问题就是,陆川因为各种商业利益,拍出了一坨屎,还希望这坨屎大赚特赚。然后呢,一听闻风向不对,立刻甩锅:“哎~你们咋这么傻X?这坨屎我之所以X出来,是因为XX强制哒~”
这不仅是不地道,这还是不要脸。
有人说,《鬼吹灯》允许改编,照着原著拍,我何不看原著?
的确,古龙、金庸、梁羽生,还有各种民间传说、故事,都是可以改编的,没必要按照原著的流程走一遍。
可问题是,你得有原著中的精髓。荆轲刺秦王中,你拍出的荆轲再怎么勇猛,秦王再如何混蛋,观众都无所谓。可如果你没有拍出荆轲如何行刺秦王,反而说俩人因为兄弟情、因为一个女人,才翻脸的,观众肯定跳脚骂街。
《鬼吹灯》的精髓是什么?是发生于本土的故事。除了中国,再没有其他地方有这种破坏文化。什么胡八一、王胖子、大金牙,什么训龙诀、十六字风水秘术,都是为了让这个发生在本土的故事,可以更加合理写下去的标签而已。
况且,《鬼吹灯》里,原著作者给各种诡异见闻,都进行了勉强自圆其说的科学解释。陆川呢?外星人都出来了,而且,这个外星人还能精神控制红犼这种野兽跟人类大战。这就算了,陆川特意安排了自认为合理(或者不屑一顾)的解释:外星人想要控制地球。
这也算了,要命的是,故事情节各种不畅,让观众如坐针毡。
更更要命的是,宣发时还贴上原著的标签,把观众的观影情绪调高,让观众以为,可以进影院看各种地下世界了。
结果呢?
陆川可能因为家学原因,导致本人有些自恋,完全没有野路子出身的导演,对于自身命运抗争的猛劲儿。反正无论如何,都有人给他钱拍电影,自己的命运已经好的甩出一大堆同行了。所以,他的直接目标不是温饱、混出头,而是大师。
这就导致,他的电影里,你看不出对他的衣食父母有多大诚意。只要厚重感、历史感,奔着大师的宝座跑就对了。
乌尔善没这种问题,他没有陆川这样的自恋尿性,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完完全全的跪舔投资人和观众。你可以说,他的人品有问题,作品也有问题。
但是,对于商业电影怎么拍的爽,他是没有问题的。
---------------------------------------------------
小编推荐:
绝对是你从未尝试过的健康减肥方式,
加微信:6590121,马上告诉你!更多月瘦5-15斤的健康减肥瘦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