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体表肿物 常见体表肿物的诊治(一))
1.疣
疣是皮肤表皮层,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增生和角化病变,俗称“瘊”。因为发作的部位和人体反响不同,临床表现也纷歧样。按外观特色,分为扁平疣、寻常疣、跖疣以及感染性软疣和尖锐湿疣。
1.1 扁平疣 亦称扁平瘊,也称青年扁平疣,首要侵略青少年。发作原因: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1.1.1 临床表现 患者以青少年多见,好发于面部、手背或前臂。突然起病,无特别症状,偶有微痒。皮肤上有似大头针帽或黄豆巨细扁平丘疹。病程较长,可达1~2年或更长。
1.1.2 部分查看 皮肤上见有一个或多个本质扁平丘疹,呈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巨细似大头针帽或黄豆巨细,皮色为棕色,深浅纷歧,有时还略带光泽。因抓挠或不小心弄破患部皮肤,可在破伤皮肤处呈现成串的新皮疹。这种现象称为同形反响现象,这是扁平疣的一个特征。因而不要乱抓皮疹,不然老的皮疹未脱,反而引出新的皮疹。
1.1.3 确诊特色 ①皮肤上呈现针帽巨细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皮色棕色,略带光泽。②皮疹抓挠破损处,可见有成串的新皮疹(同形反响)。③ 多见于25岁曾经青年、儿童的面部或手背部。④本疣也称“扁瘊子”。大都患者多无任何不适,偶有痒感。⑤病程长短纷歧,有的人可继续2~3年,乃至5~6年,但终究都能衰退,能不治自愈。
1.1.4 医治 扁平疣的医治现在尚无特效办法。一般选用抗病毒医治,如:①肌内打针板蓝根打针液,每日1次,每次2~4rnl,接连20~30天。② 口服吗啉胍(病毒灵),每日3次,每次0.1~0.3g。③ 外用药有氟胞嘧啶软膏或酞丁安软膏外涂2~3次/天。如皮疹数目少,也可用液氮冷冻医治,无需手术切除。④ 因为扁平疣具有必定的触摸感染性,故患者不要乱用他人的毛巾、脸盆,防止感染给他人。⑤终究都能自行衰退。
1.2 寻常疣 俗称瘊子、刺瘊,病程缓慢,大都在2年内能自行衰退。发作原因:由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引起,一般在发病前有外伤史或蚊虫吸食史。
1.2.1 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背上。皮肤上有针头大的扁平角质样拱起,可逐步增大似黄豆、蚕豆大,外表粗糙不平,呈花蕊状,质硬。跟着病程,体积增大,数目增多。
一般患者无不适,不痛、不痒。若强行剥去、会出血,但很快又复发。
1.2.2 部分查看 皮肤上的疣,初起似针头样大,今后逐步增大似黄豆、蚕豆大,并成半球状肿块,肿块可单发或多发,色灰白至污褐色。外表粗糙不平,似多个小刺密布在一起,呈花蕊状或菜把戏凸起,像倒竖的小钉,俗称“刺瘊”。整个疣体质硬,跟着病程的延伸,体积随之增大,数目也逐步增多。
1.2.3 确诊特色 ① 外观像一簇倒竖的小钉,凸出在皮肤上,形似菜花,外表粗糙不平,巨细可从针头大到蚕豆大。② 强行剥去“刺瘊”肿块,可出血,而且部分很快复发,并可本身接种。③本疣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好发于手背、足背,手指脚趾等部位。④半数以上的患者,可在2年内天然衰退。
1.2.4 医治 ①有条件单位可选用液氮冷冻或激光、电烧。②手术切除或挖出。皮肤松的部位行切除缝合,紧的部位行挖除。办法是局麻后,在离疣外缘1mm处,将疣连同全层皮肤切除,然后缝合。如作挖除:在疣外缘lmm处,用三角尖头刀,切开皮肤,达疣基底将其挖出。部分用压榨止血,待其天然自愈。
1.3 跖疣 发作原因:外伤、冲突、受压,或许是发病的要素。足部多汗与跖疣的发作也有必定联系。因受压原因,疣往往向皮内部深层开展,构成一坚固、下陷斑块。外表粗糙不平,周围呈黄褐色,走路时硬块痛苦。
1.3.1 临床表现 患者感足跟、跖骨头或足趾间受压处有一触痛性硬块。初起为大头针帽巨细的丘疹,突变大为一褐黄色扁平(胼胝样)块,黄豆巨细,多为圆形。自觉有显着触压痛。特别行走时更显着。儿童比成人多见,病程缓慢,能自行消失。
1.3.2 部分查看 于足底,足跟、足趾间受压处,见有一胼胝样、黄褐色硬块,巨细从针帽到黄豆、蚕豆,圆形,外表角化,粗糙不平,中心微凹,边际绕以稍高的角质环,触之痛苦。
用小刀刮去外表角质层,可见角质层与疣的环状交鸿沟,中心可见点状出血,与寻常疣类似。
1.3.3 确诊特色 ① 多见于儿童,成人罕见。②好发于足跟、足跖骨头、足趾间受压处。③肿块呈凹凸不平,圆形块,中心微凹,触痛,特别行走时痛更显着。④数月或年余,能自行消失。
1.3.4 辨别确诊 常被误诊为胼底(脚垫)、鸡眼。胼底外表润滑,鸡眼中心有一通明的圆心,不难辨别。
1.3.5 医治 局麻下行挖出疗法。部分不留瘢痕,优于切除缝合。
1.4 感染性软疣 发作原因:是由痘病毒感染引起,有必定的触摸感染性。
病毒进入皮肤后2~7周时,皮肤外表逐步呈现一个或多个圆形小丘疹,巨细似米粒或绿豆,色彩同周围正常皮肤或呈珍珠色。
1.4.1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身体皮肤上,特别是背上,见有米粒多半球形丘疹,可渐增至黄豆大。中心微凹如脐,初时质地较硬,后逐步变软。数目多少不定,呈散在散布,色似珠光色,自感微痒。顶端挑破后可挤出乳酪样白色物。
1.4,2 部分查看 见皮肤上有一个或多个圆形小丘疹。巨细似米粒或绿豆大,色彩同周围正常皮肤或呈珍珠色,外表像涂有一层蜡而有光泽。
皮疹的中心略下陷呈一小坑。有时在小坑中心有一小白点,用小镊子将其揉捏后,可见白色奶酪样物从中挤出。
皮疹多见于胸、背、腰、腹部,偶见于面部、颈部和四肢,呈散在散布,有时也可见有1~2个区域内呈群集散布。
1.4 3 确诊特色 ①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可发作于身体任何部位,多见于胸、背部。②皮疹巨细如米粒或绿豆,色呈珠光蜡样光泽。中心有一脐样洼陷。③挑破顶端,可挤出白色奶酪样物。④ 除少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外,大多患者无任何感觉。⑤ 因痒而抓挠,或自己揉捏后可发作感染,呈现皮疹周围红、肿,以及中心处呈现脓疱。有时因洗澡时的水、番笕、毛巾的影响,可引起湿疹样的改动,即在皮疹周围呈现红斑、血疹、抓痕和血痂。
1.4.4 医治 感染性软疣不能自行衰退,并有自体触摸感染或感染给他人,一旦发现,应及时医治。
(1)选用揉捏或刮除法。办法很简单,即在皮疹上惯例碘酊、酒精消毒。无需麻醉。用无菌小镊子夹住疣的基底部,然后用力向上一提,把整个疣体取下。
(2)也可用一刮勺将疣体从其底部刮下,然后涂以2.5%碘酊,外面也不需盖敷料,但应换上洁净内衣。
医治后若发现疣未铲除洁净或又长出新的疣,可再用相同办法医治,直至治好,一般需治2~3次才干彻底治好。假如疣已有感染,应先操控感染,待炎症衰退后再行揉捏医治。
1.5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又叫生殖器疣、性病疣,’为一种性传播病,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造成的。潜伏期2~8个月,好发于外生殖器、肛门周围皮肤黏膜交界处,男性多见于阴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阴囊、尿道口和肛门周围;女人多见于巨细阴唇、会阴、前庭、阴阜、阴道口、阴道壁、官颈、尿道口和肛门。
发作原因: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引起。首要经性感染,发作在外阴、生殖器和肛门的黏膜和皮肤。与部分湿润、不洁净有关。
1.5.1 临床表现 患者诉述外生殖器和肛门部瘙痒。上面有粟米样、大头针帽状巨细,无蒂圆形丘疹,色淡红,丘疹为一个或多个,散在散布。有的交融在一起呈菜把戏。因痒搔破后流液、感染,有臭味。
1.5.2 部分查看 可见生殖器或肛门部有单个或多个巨细不等的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湿润肉质增生疣状物。色呈灰白、淡红或暗红色不等。外表凹凸不平,初起时为针头巨细的丘疹,无不适症状。今后丘疹敏捷增大,呈一半球形或略扁平的本质丘疹,有蜡样光泽,境地显着,并有痒感。外表易溃烂,常伴继发感染,有恶臭。
1.5.3 确诊特色 ①男性多发于龟头、冠状沟,包皮内外侧、系带尿道口,以及阴茎、阴囊;女人好于巨细阴唇、阴道口、尿道口、阴道壁、肛门。②皮疹开端为粟米样、大头针帽样的无蒂丘疹,圆形,色彩淡红或正常皮色。外表润滑。③皮疹能够一个或多个,多者可达数十个或上百个,散在散布,不交融。④ 生善于男性龟头、冠状沟,女人阴道等湿润处,成长较快,很快长大成黄豆、蚕豆、菜把戏皮疹,并多呈蒂状或鸡冠状。外表粗糙,大片皮疹间可有裂隙,流出臭味排泄液。⑤坐落枯燥部位如阴茎、阴囊、大阴唇外侧的皮疹,成长较慢,多为半球形丘疹,无蒂。⑥尖锐湿疣多由性触摸感染,故又称肛门生殖器疣或性病疣。其发病与排泄物的影响和部分不洁净有密切联系。
1.5.4 医治 首要是部分医治。坚持部分清洁枯燥,医治白带病,防止不洁净触摸。其他有:
(1)外用药10% ~15%足叶草脂(鬼臼树脂)酊、疣必治。将药液涂在疣外表,留意勿触摸正常皮肤。用药后1~4小时,用清水将其冲刷洁净,擦干部分,使部分坚持枯燥,每周用药1~2次,一般用数次后疣即消失。
(2)病变广泛者应分批医治,防止引起药物中毒。别的,还有氨基转移酶毒素(疣敌)、疣脱欣、疣克等药,效果与足叶草脂差不多,但毒性小一些。尿道口的尖锐湿疣,不要用上述药液,可用激光或电灼。
(3)手术医治较大的尖锐湿疣可用外科手术切除。在部分麻醉下,距疣缘1mm将疣切除缝合。如有条件,对散在的、孤立的也可用激光、电灼切除,以及液氮冷冻医治。
1.5.5 预后 尖锐湿疣的预后一般的都杰出,但各种医治都有复发的或许,因而需屡次医治。
1.6 鸡眼是皮肤部分揉捏及冲突引起的角质增生,好发于跖部及趾侧,多见于穿窄小鞋、长时间走路、足变形的人。
发作原因:首要是部分受压,如穿窄小鞋、长时间走路和站立等。
1.6.1 临床表现 在脚底、足趾以及受压的骨突等处,有一扁平、圆形角质突起。鸿沟清楚,质硬,有触痛。硬块巨细一般在1cm 以内,数目不定,一般只要1~2个。行走或受压时痛苦。
1.6.2 部分查看 因为发作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硬鸡眼、软鸡眼两种。
硬鸡眼非常坚固,见于榜首、三跖骨跖面,足锤状趾近侧趾间关节反面。软鸡眼多见于足趾旁边面,与邻趾相揉捏的部位,因为被趾间湿润、脚汗所浸变软。软鸡眼易与跖疣混杂。
部分见有一巨细如黄豆(或更大),外表润滑,与皮面平行或稍拱起,呈淡黄或深黄,中心有圆锥状角栓,顶级嵌入真皮。因硬尖内行走时压榨神经末梢,则引起痛苦。
1.6.3 确诊特色 ①鸡眼,见于足趾或脚底受冲突或受压榨的皮肤上。②部分皮肤有一鸿沟清的扁平角质块,逐步增厚,并向内推入,构成一个顶级向深处深化的圆锥体。硬尖的顶端触压着神经末梢,可引起部分痛苦。③硬块巨细在1cm以内,数目不定,常为1~2个。( 因为鸡眼发作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软、硬两种。硬鸡眼非常坚实,发作在足的突隆处,或锤状趾的近侧趾间关节反面。软鸡眼,多见于趾的旁边面,常坐落相邻足趾相互揉捏的部位,如第四、五趾的相邻面。因为趾间湿润和汗水浸泡而变软,而且变为灰白色,有时还可继发感染。
1.6.4 辨别确诊 依据上述特色,确诊不难,但常有把跖疣误诊为鸡眼的。误诊的原因是对这两种病知道缺乏。实际上跖疣多见于鸡眼。①跖疣大都发作在足底受压部位,病变可见一簇刺状突起,周围皮肤有角化,用刀片削去外表角质层后,即显露松软的中心,并见有点状出血。②鸡眼则是一个角栓,质硬而无出血。
1.6.5 医治 鸡眼的医治,首先应去除发生的原因。①如因鞋过窄、过紧,改穿较宽松一些的鞋,鸡眼可天然消失。( 足、趾有变形给予纠正。③ 也可贴鸡眼膏将其腐蚀掉。④ 固执不用的可在局麻下,做一梭形切断将其切除,然后缝合。皮肤过紧部位应做挖出术,然后待其自行愈合。药物腐蚀或手术切除,有必要结合去除病因,不然能够再发。
1.7 胼胝 俗称“老茧“,是部分长时间冲突受压引起的,保护性片状角质增生。好发于掌跖易受冲突的部位。
1.7.1 临床表现 在掌跖皮肤遭受冲突部见浅黄白色、半通明角质增生斑,中心较厚,边际部较薄,外表润滑,皮纹明晰。部分感觉愚钝,有轻压痛。多见于劳动者的手足部。
1.7.2 特色 ①部分为黄白色至黄色的半通明角质斑块。② 质厚韧,中心部最厚,越向边际越薄,因而鸿沟常不非常显着,有轻压痛。③在足跟、榜首及第五跖骨头的负重处。④足底,常可见一较薄的胼胝,为正常状况,无需医治。
1.7.3 医治对无症状的胼胝无须特别医治。对较厚而有痛苦的胼胝,可用温水浸泡,待变软后用小刀悄悄修削,并除掉发生原因,都能消除症状,不需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