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对这份来自1882年中产阶级纽约客的吐槽感同身受?-当代健康
换个姿势看新闻,换个态度看中华!— 当代健康
分享到:

你是否也对这份来自1882年中产阶级纽约客的吐槽感同身受?

2020-09-25 17:11:26 来源:时尚先生编辑:fashion浏览次数:0

(原标题:你是否也对这份来自1882年中产阶级纽约客的吐槽感同身受?)

1882年的纽约是什么样子?当时住在大都市所要面临的问题是已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烟消云散还是痼疾不愈?不妨跟随我们一起阅读这篇刊于1882年Harper’s Monthly杂志的“抗议书”,或许你能从中找到共鸣。文章的作者Junius Henri Browne是New York Tribune的一名战地记者,他曾于1869年出版过《大都市:纽约镜像》,那是一整本写给这个城市的情书。但13年后,这份热爱却凋谢了。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年复一年,在纽约这个同时容纳乞丐与百万富翁的城市中,痛苦与沮丧竟愈发合理了。”

1850年,曼哈顿仅有50万人,但191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250万。在这个迅速拥挤的城市里,对土生土长的纽约中产者来说, “去哪里住、怎么住是一个始终存在的恼人的问题”,而移民们则纷纷在下东区定居,“一般来说,美国人不会也不能住在那种房子里……那些英国人住的地方是不恰当的。”Browne的这种宣言大概来源于他的时代所流行的种族主义与本土主义。

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公寓是一个创新之举,但它太过昂贵:“一般来说,价格公道的公寓不够好,而好公寓一般都价格不菲。”即便将要投入使用的公寓数量越来越多,但Browne仍然不大接受公寓生活的概念,“不管从什么意义上说,即便是最好的公寓,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家”,他写道,“他们只是提供暂时的容身之所,直到户主寻求到去其他地方的时机或方法。人们不会长久地居住在公寓里,没有酒窖、婴儿房、储藏室、衣柜,怎么能配得上‘家’的名号?”

说起婴儿房,Browne很关心纽约中产阶级男性为一个成长中的家庭提供充足空间的能力。城市在鼓励单身生活:“纽约或许是单身汉的天堂,但对于一个仅有普通收入的丈夫和父亲来说恐怕是地狱。”曼哈顿的儿童“看起来被视为入侵者,甚至是不合理的存在……在出租房里、公寓里或单独房间里,房东或中介总是会问询申请人‘你有孩子吗?’听起来就像是在问‘你有犯谋杀罪吗?’或者‘你有麻风病吗?’。”

去郊区住也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Browne写到通勤的父亲们:“他不眠也不休;专心于城里的工作,回到乡村还要保持激情;他少与家人见面,更没了朋友;他为琐碎的事务全神贯注,为那些他或许鄙视,却甚至来不及怠慢的事务。”这些压力耗尽了男人的心力,也摧毁了家庭生活。

在结尾Browne写道,奇怪的是,在这座城市如今的住房危机下,大部分纽约人不打算离开这种可怕的处境:“他们难以理喻地陷入了对自己悲惨命运的热爱中。”

标签:
最新资讯
更多行业观察 相关推荐
头条新闻
最新资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