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 有多少情义可以重来 – 《江湖儿女》-当代健康
换个姿势看新闻,换个态度看中华!— 当代健康
分享到:

《江湖儿女》 有多少情义可以重来 – 《江湖儿女》 江湖儿女什么意思 江湖儿女多奇志下一句

2018-09-25 18:18:51 编辑:C·R7浏览次数:460

(原标题: 《江湖儿女》 有多少情义可以重来 – 《江湖儿女》)

说到江湖二字,我听到过的最多两句话:

 

一个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另一个是“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

 

《江湖儿女》就是这样的一部充满江湖“情义”电影。

 

 

影片的前半段犹如一部黑帮片,镜头多次出现浓烈的仪式感。廖凡也以精湛的演技,在举止投足间诠释着“江湖大佬”斌哥的老辣与野心。

 

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黑帮大佬光鲜的背后,也有着“我们这种人,迟早要被干掉的”的感慨,也羡慕着做生意挣大钱的朋友。即便是“大哥的女人”,赵涛饰演的“巧巧”,内心更渴望的是过上远离是非之地的普通生活。

 

 

正所谓“出来混的,终要还的”。身为江湖人,少不了遇袭挨砍,过着刀口上舔血的日子。这也引出后来巧巧美救英雄,并因非法持有枪支被判入狱5年的一幕。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巧巧拔枪救人这一段的。赵涛掏枪、下车、拉栓、瞄准、开枪等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前一刻还是和男友撒娇的女孩,一下子就转变成为经验老道的“女侠”。

 

 

影片也自此进入了下半段,由黑帮电影渐渐转为女性电影。即时代变了,被历史洪流冲击地支离破碎的“情义”,还能剩多少?

 

斌哥是率先被改变的人,同样入狱的他,在出狱后遭遇身无分文,马仔弃他而去等变故,仿佛看透了一切,只认权力和金钱。

 

他没有去迎接出狱的巧巧,也没有再联系她,而是只身从大同来到奉节,投奔一位昔日的小弟身边某个职位,试图东山再起。


 

巧巧出狱后苦寻“失联”的斌斌,一路上她遭遇了男娼女盗兼骗子等形形色色的人,从起初的疲于应付,到最后甚至学会了将计就计,角色不停地得到成长。

 

我觉得,巧巧早就预料到着斌哥在感情上对自己的“背叛”。她死缠烂打的举动,其实只想讨一个说法,让斌哥亲口对她说出来而已。这就像影片前半段多次出现的仪式一样,证明俩人的关系彻底一刀两断。

 

 

两人在人生路上的不同抉择,已经说明了很多事情。数年之后,成为“女大佬”的巧巧与偏瘫的斌哥再次相遇,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差与强烈的讽刺。

 

表面上,坚守初心、恪守道义的巧巧收获了圆满,忘恩负义、追逐钱权的斌哥受到应有的惩罚。

 

但实际上,他们何尝又不是时代的囚徒或者是炮灰呢?

 

 

在这部电影里,你能再次看到熟悉的贾樟柯电影元素:山西矿工、三峡迁徙、迪厅、舞厅、录像厅……此外,它几乎致敬并串联起所有贾导之前拍过的电影,彰显了不小的野心。

 

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预测,《江湖儿女》很可能是贾樟柯对过去导演作品一次阶段性总结。接下来,他会尝试更多类型片,特别是商业类型的电影。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最新资讯
更多行业观察 相关推荐
头条新闻
最新资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