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直肠息肉切除术术前谈话 ESGE2017 指南: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及 EMR 管理建议)
近来,欧洲消化内镜协会(ESGE)在 Endoscopy 上宣布了断直肠息肉切除术及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办理攻略,在制定引荐定见时主要依据息肉的类型和巨细,其核心内容收拾如下。
界说、分类
1. 主张运用巴黎分类体系描绘息肉的大体形状,巨细用毫米(mm)描绘(中等质量依据,强烈引荐)
2. 主张平整或无蒂(巴黎分型 II 和 Is)≥ 10 mm 的息肉,命名为侧向发育区域(LSLs)或侧向发育肿瘤(LSTs),外表的形状学描绘运用颗粒样或非颗粒样(中等质量依据,强烈引荐)
3. 主张将除细小(≤ 5 mm)的直肠息肉或直肠乙状结肠高度置疑增生性息肉外的一切息肉予以内镜下切除(高级质量依据,强烈引荐)
4. 主张将一切切除的息肉行安排病理学查看。在专家中心,有高度自傲的专家往往进行挑选性确诊,并对细小息肉考虑实施「切除和丢掉」的战略(中等质量依据,强烈引荐)
针对息肉<20 mm 的切除主张
1. 细小息肉(≤ 5 mm)的切除主张
1)主张对细小息肉行冷骗局切除术(CSP),这一技能彻底切除率高、可供给满足的安排学样本且并发症发作率低(高级质量依据,强烈引荐)
2)不主张运用不彻底切除率较高的冷活检钳(CBF)钳除术,当息肉巨细在 1~3 mm 且冷骗局切除术技能难度高或不行行时可考虑运用 CBF 钳除术(中等质量依据,强烈引荐)
3)不主张运用热活检钳(HBF)钳除术,该技能不彻底切除率较高、无法供给满足的供安排病理学查看的样本,且不行接受的不良事情(如较深的热损害和迟发性出血)发作率较高(高级质量依据,强烈引荐)
2. 小息肉(6~9 mm)的切除主张
1)主张对 6~9 mm 巨细的无蒂息肉行骗局切除术,因活检钳除术的不彻底切除率较高,故不主张对该类息肉行活检钳除术医治(高级质量依据,强烈引荐)
2)虽然现在缺少热骗局切除术(HSP)和 CSP 医治安全性的比照研讨,仍主张对 6~9 mm 巨细的无蒂息肉行 CSP 医治(中等质量依据,弱引荐)
3. 10~19 mm 巨细的无蒂息肉切除术主张
1)主张对巨细在 10~19 mm 的无蒂息肉行 HSP 医治(用或不必黏膜下打针),因大都病例均存在深度热损害的风险,故行 HSP 前可考虑黏膜下打针(低一级质量依据,强烈引荐)
2)在特定状况下,为削减深度热损害风险可适当考虑运用 CSP,但需求进一步研讨(低一级质量依据,弱引荐)
4. 带蒂息肉的切除主张
主张对带蒂息肉行 HSP 医治,为了防备息肉头部直径 ≥ 20 mm 或蒂部 ≥ 10 mm 的带蒂结直肠息肉医治过程中的出血,主张医治前在息肉的跟部打针稀释的肾上腺素和/或机械止血(中等质量依据,弱引荐)
5. 哪些息肉需内镜专家来行切除医治?
主张关于大的无蒂息肉(≥ 20 mm)和侧向成长或杂乱息肉应该由经过专业培训或有经历的内镜专家来进行操作,而且在资源丰富的内镜中心医治(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6. 需求非骗局技能(如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SD] 或外科手术)切除息肉的医治主张
1)大大都的结直肠息肉经规范的结肠息肉切除术和/或 EMR 可取得治好性切除(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2)全体切除技能(如全体 EMR、ESD 或外科手术)应该针关于那些置疑外表有滋润性肿瘤的病例(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3)关于高度置疑有表浅的黏膜基层滋润而且经过全体的规范息肉切除术或 EMR 无法悉数切除的结直肠息肉可考虑运用 ESD 技能(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4)主张将成功的 EMR 界说为在 EMR 术后的缺失区域和边际细心内镜下调查无残留肿瘤安排(低一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5)主张对内镜下经 EMR 切除后治好的区域应选用先进的放大内镜复查和体系性安排活检承认(低一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6)主张在结肠镜复查中承认的残留或复发的腺瘤再次骗局器切除,若无法骗局器切除应行灼烧医治(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7)主张运用先进的内镜成像来承认潜在的表浅黏膜下滋润病灶(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8)当无先进的内镜成像设备时,规范的色素内镜查看是有利的(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9)主张对先进的内镜成像设备下发现的具有较深黏膜下滋润特征的息肉行外科手术而非内镜下医治(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10)主张对无较深黏膜下滋润的息肉在没有咨询内镜专家评价内镜下息肉切除术/EMR 时不该进行外科手术医治(低一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7. 结肠黏膜符号的主张
1)主张对将行内镜下医治或外科手术方位的病变在结肠镜查看时予以符号(低一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2)主张将无菌碳悬浮颗粒作为首选符号试剂(低一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3)主张打针黏膜符号试剂前在结肠黏膜基层打针盐水构成水疱(低一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4)为了进步发现率,黏膜符号应在所调查区域的解剖部位远端(或旁边面)≥ 3 cm 处符号,而且在肠腔相应水平的对旁边面别离打针 2 或 3 个部位。同一安排的内镜及外科团队成员应该在怎么黏膜符号打针方面构成一致的规范。黏膜符号的细节应在内镜陈述顶用专业术语明晰的记载和摄影(低一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针对侧向成长息肉直径 ≥ 20 mm 的 EMR 医治主张
1. 主张内行 EMR 前对提示有欠好成果特征的区域细心评价。欠好成果特征有切除区域>40 mm 且有不彻底切除或复发、回盲瓣部位、之前切除失利和 SMSA(size,morphology, site, access)分级 4 级(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2. 主张 EMR 的医治方针是运用最少的东西取得完好的骗局切除、满足的边际、无需辅佐灼烧技能(低一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3. 现在现已证真实 EMR 时黏膜下打针较一般盐水更为黏滞的物质可取得安全的成果及削减操作时刻,如琥珀酰明胶、羟乙基淀粉、丙三醇等(高级质量依据,弱引荐)
4. 主张为了便于有液体缓冲、便利承认区域边际,在打针生物性蓝色染料如靛胭脂时应与溶剂混合打针至黏膜基层(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5. 主张内行全体 EMR 切除时应该在结肠约束巨细为 20 mm,在直肠需 ≤ 25 mm(低一级质量依据,弱引荐)
6. 因辅佐热灼烧技能(如氩等离子凝结 [APC])不是非常有用而且与腺瘤高复发率相关,主张在 EMR 过程中运用彻底性骗局切除术(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7. 若无法彻底骗局切除,可挑选的辅佐切除腺瘤办法仍需远期研讨(低一级质量依据,弱引荐)
8. 当 EMR 彻底性骗局切除后,为防备复发在 EMR 切除后的边际行热灼烧辅佐技能的效果仍需远期研讨(低一级质量依据,弱引荐)
9. 主张当病变部位的特征合适 EMR 但黏膜下打针看重征阴性时,可由三级医疗中心的内镜专家进一步操作(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10. 主张将 EMR 切除的一切标本收回并行安排病理学评价(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关于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及 EMR 的设备挑选主张
1. 运用电流类型的主张
1)引荐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时运用微电脑操控的电凝电流发作器(低一级质量依据,弱引荐)
2)不主张在 EMR 时运用低能量电流电凝,因其可增加术后出血风险(低一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3)不主张行有蒂息肉切除术过程中运用纯切电流,因其可增加术中出血风险(低一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2. 二氧化碳充气主张
1)主张在结肠镜查看及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过程中运用二氧化碳充气(低一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2)主张行 EMR 医治时运用二氧化碳充气(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3. 为使结肠黏膜和息肉切除术部位能够有用的冲刷以及便利处理出血,主张在医治过程中运用液体喷射泵(低一级质量依据,弱引荐)
结肠息肉切除术相关不良事情的界说和办理主张
1. 出血的医治主张
1)关于术中出血,主张内镜下电凝止血(骗局器顶级电凝或止血钳电凝)或机械止血,用或不必打针稀释的肾上腺素(低一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2)在无蒂息肉医治过程中不主张惯例内镜下运用止血夹或其它防备迟发性出血的办法(中等质量依据,弱引荐)
3)在断定的息肉切除术或 EMR 术后有出血高风险的患者,机械止血(如止血夹夹闭残缺黏膜)有必定效果。上述决议有必要依据患者的风险要素而断定(低一级质量依据,弱引荐)
4)因迟发性出血而入院的患者,若血液动力学安稳,无进行性出血,处理时应慎重,如需进一步干涉,主张首选结肠镜查看(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5)若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行结肠镜查看过程中发现出血灶,有活动性出血或断定有出血高风险的红斑等状况下,主张运用止血钳电凝或机械止血,用或不必打针稀释的肾上腺素(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2. 主张细心查看切除术后黏膜残缺处的特征或可能发作穿孔的风险要素,一但承认上述风险要素,应使夹子夹闭残缺区域以防备穿孔(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3. 主张计算不良事情的发作状况(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安排学样本的处理、剖析及陈述主张
1. 主张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所切除样本应独立寄存。并运用 10% 福尔马林液体进行固定,病理学家应以毫米为单位丈量每个样本的巨细(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2. 主张将所切除较大(≥ 20 mm)的侧向发育区域样本或置疑黏膜下滋润的样本应固定在软木板上,以便于更好的安排学评价(低一级质量依据,弱引荐)
3. 主张将样本切成薄片并完好的包埋,承认滋润深度和外侧边际状况(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4. 主张依据世界卫生安排的分类将腺瘤/肿瘤分级为低一级级或高级级瘤变(高级质量依据,强引荐)
5. 主张对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的陈述若存在细胞异型性时应包括细胞异型性状况描绘(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6. 存在黏膜下滋润时,应丈量滋润深度而且记入陈述。除此之外的其它风险要素有低分解、淋巴管滋润和肿瘤前期。应丈量并记载深度/垂直间隔以及到侧缘/水平线切缘的间隔(中等质量依据,强引荐)
7. 针对有高危风险要素特征的标本主张需第二个安排病理学家承认标本(低一级质量依据,弱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