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难缠的家长 医生妈妈欧茜:应对孩子发热,家长五大误区-当代健康
换个姿势看新闻,换个态度看中华!— 当代健康
分享到:

如何应对难缠的家长 医生妈妈欧茜:应对孩子发热,家长五大误区

2018-10-22 20:27:12 来源:[db:出处]编辑:fashion浏览次数:0

(原标题:如何应对难缠的家长 医生妈妈欧茜:应对孩子发热,家长五大误区)

医师妈妈欧茜为各位家长解读孩子发热的五大误区


宝宝发烧是每个妈妈育儿进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应对孩子发烧,不少家长会有些不科学的做法,培儿屋儿科医师对此做了总结。应对发热的5大误区,快来查看自己都做对了吗?

误区1:发热捂汗,能够协助退烧

宝宝发烧,家长就给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乃至盖上大棉被,觉得宝宝穿得厚点能够捂汗,一出汗就退烧了。成果拔苗助长,剩余的热量分布出去宝宝体温敏捷升高,不光难过,还有或许诱发抽搐呢。

其实宝宝高热时常常呈现末梢循环变差,所以头部躯干滚烫、四肢冰凉,大一点的孩子还会说觉得冷。这时正确的做法是把宝宝的衣服稍微解开,让其充沛散热;而四肢冰凉的部位则要恰当保暖,例如用温热水敷一敷,用手给宝宝搓搓四肢等等,让孩子四肢变暖才更简略散热,有利于退烧。

误区2:发烧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电扇

有些白叟以为宝宝发烧了就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电扇,不然简略受寒加剧病况,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证明。

其实孩子发烧了泡个温水澡是十分经济有用的物理降温办法。假如洗澡不便利的话,用温水擦肩也有利于散热退烧。洗澡水温以比体温低1-2℃为宜,每次洗15-30分钟左右。假如您只洗了3-5分钟,那退热作用将大打折扣哟。假如温水擦浴一段时刻后体温还比较高,那过段一小段时刻后可再重复一次。物理降温不比服用退烧药,它的时刻距离和次数都没有约束。

误区3:高烧也不吃退烧药,怕影响医师确诊

有些家长以为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宝宝退烧了再去看医师会影响医师判别病况。其实这种主意有些过虑了。

咱们主张,只要是带孩子去医院治病,包里都备一支体温计和一瓶退烧药。体温计便利随时量体温,随身带着退烧药,假如宝宝发烧超越38.5℃,能够先给宝宝服药再等着看医师。假如宝宝有热性惊厥史,更应该活跃退热,能够在体温38℃或刚开始上升时就服用退热药,以求尽或许让孩子体温不要升得过快过高,然后减免抽搐发作的或许。

误区4:不管什么状况发烧都当即吃退烧药

有些家长以为发烧会“烧坏大脑”或许“烧成肺炎”,发现孩子发烧了就十分紧张,乃至体温都没来得及量就给孩子吃药。

其实38℃以下低热很少引起孩子严峻不适,并不需求吃退热药。由于此刻服退热药对疾病康复并无显着优点,反而添加肝肾不必要的代谢担负。

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使用退热药更是要十分稳重。想给他们服药时,主张一定要先咨询医师后再决议。

新生儿及小婴儿发热以洗温水澡、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为主,慎用退热药。由于小婴儿体重轻,体表面积大,服用退热药剂量不易把握,简略呈现虚脱或许胃肠道的损害。物理降温则简略有用又安全。

误区5:输液打“退烧针”会退烧快一些

常常晚上接诊遇到家长自动要求给孩子输液,说“白日现已来医院看过病了,说是一般伤风,只开了药,现在又烧,深夜来看急诊就是为了来给宝宝打个针好退烧。”看到家长熬夜瘦弱的双眼,我只能很无法地通知他们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折腾。

宝宝伤风发热,真实需求输液的是极少数。

大部分伤风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伤风自身有“自限性”,其发作、开展、衰退都有一个进程,不输液也会好,输液并不见得会好得更快些。对病毒也没有特效药,打针输液,让宝宝挨不必要的一针,添加苦楚和糟蹋金钱,并且消耗时刻长,耽搁全家的工作和歇息,真实不值得。

那哪些状况真实需求打吊针呢?假如宝宝长时刻高热不退、进食差,饮水少或许喂药特别困难时,能够考虑输液。这种状况下输液,意图是弥补水分,预治脱水,改进电解质平衡。吃得少精力倦的宝宝在补了满足的液体、糖和电解质后会更简略退热、也会感觉舒畅一些。

总结几句:

1 宝宝发烧,少穿衣服多喝水;

2 物理降温是根底,功夫做足作用好;

3 退烧药物随身带,当服药时决断服;

4 中低烧时勿慌张,小宝宝用药宜稳重;

5 一般伤风常自愈,吊针不需求时别强求。

最新资讯
更多医学聚焦 相关推荐
头条新闻
最新资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