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心理专栏:习惯性迟到是怎么回事?-当代健康
换个姿势看新闻,换个态度看中华!— 当代健康
分享到:

武志红心理专栏:习惯性迟到是怎么回事?

2019-04-08 00:38:01 来源:[db:出处]编辑:fashion浏览次数:0

(原标题: 武志红心理专栏:习惯性迟到是怎么回事?)

这是为了对立极度焦虑而开展的掌控战略。

  习惯性的迟到,包含着一种很深但却不简略觉知的心思——尽可能多地待在我自己的国际里,尽可能少地进入他人的地盘。

  由于,进入他人的地盘,会有失控感,会不自在,以及其他种种不舒服的感觉,根本性的感觉是——他人的地盘不欢迎我。

  一位朋友,有一半时分会迟机,然后改签机票。还有一位朋友,总在最终一刻抵达机场与火车站等,并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每次都能上机上车。有时,为了上机上车,会开展出奇特的战略,那种戏剧性,肯定可上电影。她们两人都怕提早抵达,由于厌烦等候,等候时会有弥散的焦虑。

  这份焦虑形似很浅,但深化体会会发现,它十分深,几乎像逝世行将到来。

  这仍是要回到母婴关系上。婴儿时,若将妈妈感觉为不欢迎自己,则长大后,就会将整个外部国际感觉为不欢迎自己。对婴儿而言,妈妈的不欢迎自己就等于可怕的孤单与逝世,这份感觉会一向存在心里深处,长大后出现出来。

  一个人能够开展出各式各样的才干与技巧,乃至五花八门的人际关系,让自己对立孤单与逝世的焦虑,或者说,存在性焦虑。但只要在自己的地盘上,他们才干感觉,他们的才干与技巧乃至人际关系,是能够见效能够掌控的,一脱离这个地盘,自己就什么都不是。所以,迟到会成为一种很常见的自我维护。

  因这样的原因,一个成年人,在外部国际是没脾气的好人——因他操控不了,而在家则能够是暴虐无度的暴君。

  暴君,是试图用强力操控全部,让他的地盘上的工作都如他所料。

  不同的暴君有不同实力规模,在实力规模内,他神武英明,但出了实力规模,他乃至是弱智,比如萨达姆。由此也可理解,腊肠太祖(毛)为什么不肯出国。

  一位德国心思学家将萨达姆人称为“穴居人”,意思是,在他所操控的窟窿里,他无所不能,但他的目光只能看到窟窿的规模,而出了窟窿,他就无比软弱。

  不用讪笑萨达姆,这世上太多穴居人。

  再说说早到。习惯性的早到,尤其是早到比较久,是一种依从。从社会功能上讲,早到形似比迟到好一些,因不会招人烦。

  但是,迟到者因寻求强力操控,常常会开展出强壮的毅力和才干,所以简略有尘俗的成功,而习惯性早到者过于考虑他人,意味着将操控权交给他人,这会导致他们在社会中总处于被迫一方,反而影响他们获得成果。

  不过,早到者也会有其他办法寻求掌控,比如延迟。他们心情上会显得十分依从,十分情愿考虑他人,但心里深处他们许多时分想对他人说“shit!”所以,延迟就成了他们对他人的隐形进犯。

  曾经,我也将习惯性迟到视为一种进犯,但现在,我觉得不是,以为这是为了对立极度焦虑而开展的掌控战略。

  温尼克特提出一个概念——足够好的妈妈。一开始,觉得这个概念要求不算太高,但现在越来越觉得,他说的足够好的妈妈,宛如天主或耶稣。

  我现在想,不管咱们起点怎样,咱们都要学习,怎样让自己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即意味着,我不将当下的外部国际视为仇视的,也不躲避自己心里的心情,而是和当下融为一体,这种交融,即爱,或者说,比爱更大。特别是,比正能量要大许多许多。

  一方面,我觉得“足够好的妈妈”是天主是耶稣。但另一方面,一想起一个视频“收到礼物的小萝莉”,又觉得,这个要求不算高,做到这个视频中的爸爸妈妈那样就能够了。爸爸妈妈预备的一切礼物,都很简略,但却是女儿想要的。女儿的实在存在,常被看到,所以,她的感触的活动是那么天然。许多习惯性迟到者或早到者会问,怎样医治啊?向她学习吧。

  多说一句,不断问,怎样医治啊,有什么办法,就是焦虑的典型体现。这时,无妨静下来,去看看,你的心里在发生着什么。

标签: 早到 焦虑
最新资讯
更多医学聚焦 相关推荐
头条新闻
最新资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