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外固定支架 J Orthop Trauma :嵴下型骨盆外固定器的技术原理-当代健康
换个姿势看新闻,换个态度看中华!— 当代健康
分享到:

骨盆外固定支架 J Orthop Trauma :嵴下型骨盆外固定器的技术原理

2019-01-20 11:02:29 来源:[db:出处]编辑:fashion浏览次数:0

骨盆外固定支架 J Orthop Trauma :嵴下型骨盆外固定器的技术原理

(原标题:骨盆外固定支架 J Orthop Trauma :嵴下型骨盆外固定器的技术原理)

骨盆外固定器是创伤科医师常常施行的手术操作。关于并不拿手髋臼和骨盆环固定手术的医师来说,骨盆外固定是其偶然施行的手术之一。可是经历不足的医师或许关于髂嵴的体表定位把握不行精确,因而在施行骨盆外固定架前上固守时导致固定针的置入不妥。骨盆外固定器的并发症首要与以下要素相关:不能在体表表里正确地定位髂骨,解剖结构搅扰皮肤与骨进针点间的定位或骨穿入部位存在损害等。

现在骨盆外固定器的置入方法首要有以下三种(图1):(a)前上固定,自前后方向笔直髂嵴置入固定针(称为Sla¨tis固定架);(b)前下固定,固定针在髋臼上前后方向置入;(c)嵴下固定,固定针自髂前上棘(ASIS)平行髂嵴置入髂嵴的皮质下骨。

图1 骨盆外固定器的三种置针类型:(a)前上/Sla¨tis固定架(b)前下/髋臼上固定架(c)嵴下固定架。

2009年J Orthop Trauma 上的一篇文献关于嵴下型骨盆外固定器的手术技能,效果及原理进行了较为具体的介绍(图3),该技能操作首要具有如下长处:固定针的置入更简单,更轻的皮肤影响,更少的针道感染和松动且关于髋关节的委曲影响更小,答应穿衣、坐起和行走。虽然该技能不是新近的报导,可是国内运用并不遍及。但临床医师把握这一技能必将会在临床处理骨盆骨折中带来很大便当。现将其技能关键及作者经历介绍如下。

手术技能

患者仰卧于手术床台上,在皮肤上符号ASIS和髂嵴的前面概括。于腹股沟下区与髂嵴走行共同从髂前上棘髂嵴上做约2cm的皮肤切断(图4)。钝性剥离腹股沟韧带的附着点,露出ASIS的前面。将穿刺套管设备(套管针/钻套/针套)于ASIS前后、上下拧入以断定进针点。因为髂嵴是悬突地,进针点可放在可触及的ASIS的中心内侧,答应将螺纹针置于髂骨内部皮质的外侧。进针点断定之后,一手移动套管针,另一手固定钻套。用4.0-mm钻头钻开外部皮质,方向与髂嵴的前面平行朝向髂骨粗隆(IT),对侧手经过拇指和食指固定于髂嵴上辅导钻孔方向。坚持套管针在恰当的方位上,取下钻头,置入5-mm螺纹针(长150-180mm)直至螺纹针的螺纹悉数置入骨质内。螺纹针要对准髂嵴表里皮质间的IT。这需求在低速钻形式下进行操作以便钝性的螺纹钉能沿着髂骨表里皮质之间的途径置入,在于髂嵴的IT上改变方向之前,不要将表里皮质钻透。置入针的方位可经过印象增强器进行检查核实(图5),然后以相同的方法置入另一侧的螺纹钉。用150或180mm的两根连接棒完结固定架的拼装,两枚螺纹针与连接棒间用两枚夹钳固定,两根连接棒间用一枚夹钳固定(图2,6)。手术操作时刻大约10分钟。

    

图2 即使是肥壮患者也能杰出的耐受嵴下骨外固定架,如图所见这一140kg的女人患者可在腹部围裙遮挡下带架坐起。

      

图3 此图是一例嵴下外固定后的出院患者,可进行穿衣,坐起和行走,彻底担任剖腹手术及结肠造瘘术后的后继处理。A,前面观B,旁边面观。

        

图4 建立嵴下外固定架的体表骨性标志,皮肤切断及钻孔/入针方向。手术医师的左手固定在髂嵴的髂骨大略上以辅导固定针的置入。

          

图5 经过印象增强器术中证明嵴下型外固定器的固定针在髂嵴骨质内的方位。

图6 嵴下外固定器固定3个月,固定器取下之前的X线图画。

假如骨盆环前后均需求安稳,首要惯例行后侧固定。有时不能复位或坚持后侧复位,此时会施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然后置入固定针,但不装置固定架,将固定针作为“操纵杆(joy sticks)”以利于为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操控和坚持半骨盆到想要的方位,待后侧骨盆环安稳后再完结固定架的装置。

术后入钉部位辅料包盖,坚持枯燥直至创伤愈合。骨盆内相关复合损害安稳后答应患者活动。

作者经历

1992-2006年间,作者运用嵴下骨盆外固定器作为终究的固定方法固定于前骨盆复合体上医治不安稳性骨盆环开裂共20例,其间女6例,男14例,均匀年龄为39.2岁(规模19-66岁)。其间18例患者的骨折损害分类为:B1型1例,B3型3例,C1-1型5例,C1-2型3例,C1-3型1例,C2型5例。2例患者因为X线片丢掉不能进行骨折损害分类。一切患者均匀随访3.2年(规模2-7年)。

固定器坚持固定直至术后均匀10.7周(规模4-22周)考虑骨盆环损害已愈合后/或安稳。仅有破例的是1例患者因需求纠正明显的耻骨支骨折移位,于4周后走钢板固定并重新装置外固定器。

一切外固定器均为患者所耐受,患者在答应活动后均能穿衣,做起(图3)和行走。外固定架取出之前,4例患者(20%)呈现浅表的针道感染,经过部分创伤处理和运用抗生素后成功治好,其间3例患者(2例患者存在甲氧西林灵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存在绿脓杆菌感染)需求运用2周抗生素,第4例患者需求运用抗生素5.5周(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在外固定运用后均匀6周(均匀2.5-17周)感染得以确诊。从确诊感染到外固定器移除的均匀时刻为5.4周(规模3.5-5.5周)。一切感染患者中无继发性固定针松动病例,固定器的移除时刻不受感染的影响。未见复位丢掉,嵴下骨盆固定相关的其他并发症发作。

作者以为嵴下入针固定能精确地断定体表骨性标志(ASIS和IT),且这一部位一直存在满足的骨质以便置入固定针。因而,嵴下外固定方法使得外固定器的运用变得更为牢靠和便当,经皮固定方法使固定器可重复使用,可不必运用图画增强器和特别的导向尺。固定架能被需求长时间医治的患者耐受。此外,也答应患者穿衣,做起和行走;患者可彻底担任必要的腹壁手术;并下降全体并发症的发作率。

关于该技能更为详解的介绍,请参阅原文:ernal Fixator Technique,Results, and Rationale.pdf

最新资讯
更多品牌头条 相关推荐
头条新闻
最新资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