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原创设计师品牌:金融危机下的我国原创设计师品牌)
2010秋冬巴黎时装周现已完毕,不同于1月份那场全程只要4天的米兰男装周和现已承认将有30多个品牌会退出的纽约时装周,本次巴黎时装周全程将长达9天,发布会共上百场。不过,在这张官方发布的日程表上却只呈现了一个我国品牌的姓名——“夏姿”。两个本应一同呈现的规划师——接连五季在时装周做发布的谢锋(吉芬规划师),以及因取得2008年度澳大利亚美丽诺羊毛标志大奖而得到在本次巴黎时装周上展现自己参赛系列的邱昊却均将缺席。此外,作为第一位进入巴黎高档时装周的我国规划师而备受国内外媒体重视的马可(‘无用’规划师),也未在本年1月份的巴黎高档时装周上出面。
近两年,这三位规划师的姓名在在很多媒体上被重复提及,他们被认为是我国规划师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人物、是我国规划师品牌的成功范本。但是,3人的这次 “团体缺席”,让不少人将原因归结于这场给服装零售业带来巨大冲击的经济危机。如此猜想的理由好像清楚明了——规划师品牌本就方兴未已,并且介于高端奢华品牌和群众消费品牌之间的小众定位也会约束其本钱的堆集程度,很难有雄厚的本钱作为“过冬”的保证。因而,在经济危机面前,规划师品牌的日子很可能最欠好过。
现实的确如此吗?经济危机下的规划师品牌到底在阅历着什么?带着这两个疑问,记者采访了规划师品牌吉芬的创始人谢锋和上海的独立规划师何艳。
谢锋:经济危机下,活着最重要
2006年10月,谢锋带着他的 “JefenByFrankie”第一次呈现在巴黎时装周的展台上,这也是我国规划师第一次正式呈现在这里。到2008年11月份的2009春夏发布停止,谢锋一向坚持以每年两次的频率呈现在巴黎时装周。
“决议不参与这次3月份的时装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时刻安排上的。这次的时装周开端的太晚了,所以咱们在2月份的时分就在巴黎针对吉芬的客户办了一场小型的订货会。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美国客户的锐减。其实上一年年末的那次发布会后,咱们就发现美国方面的客户一会儿削减了30%。考虑到美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咱们猜测这次必定还会持续削减。美国是吉芬比较重要的海外商场。考虑到这两点的话,本年在巴黎时装周上做发布的含义就不那么大了。”谢锋对记者道出缺席巴黎时装周的原委。
这场经济危机让整个欧美零售业都受到了冲击,不少世界服装品牌开端裁人、关闭,CHANEL的巴黎办公室裁人200人、法国的Morgan现已关闭。全世界最有期望的商场就在我国,所以,吉芬在本年要做的是开展国内商场,扩张海外商场还需求张望。吉芬在日本和美国都有出售,这次危机让日本简直倒退回70年代的经济程度,远景不太达观;而美国商场现在还不断定,假如奥巴马这次的8000亿救市方案加上之前布什投入的7000亿没能让美国经济反弹的话,这块商场短期内可能不会有起色了。“我国服装品牌做海外商场假如不做美国商场,含义不大。并且关于我国规划师来说,成为欧美零售业的干流是十分困难的,最少就现在的环境来说。西方的服装品牌和我国的形状不一样,它们是集团化的运作,一个大的本钱集团下面可能具有20几个品牌,这些大集团简直垄断了零售业的干流群,我国规划师品牌只能在二流、三流的零售渠道里开展;就是单纯的从规划实力来看,我国的规划师水准也未必能比欧美的规划师高,国外有太多有才调的规划师了。所以,关于吉芬这类我国规划师品牌,在这个时期做好国内商场才是最重要的,究竟在经济危机下,活着是最重要的。”
“吉芬上一年的出售额在大环境欠好的状况仍是增加的,直道年末11、12月份的时分才感觉到的确零售受到冲击了。咱们认为本年春天会更糟,但截止到现在,还没有呈现比从前差的痕迹。现在国内的内需只要不到30%,正常来说这个数字应该到达百分之五六十。假如政府拉动内需的方针见效,吉芬开展空间仍是很大的。究竟吉芬这个品牌现已做了10年,消费者集体和品牌都有了必定的规划,咱们只需求在出售、效劳、媒体投进等等一切环节上做的更厚实就问题不大了。”
何艳:最初单纯的主意现在有必要改动了
曩昔的两年里,上海呈现了一批独立规划师小店,由此衍生出的一批独立规划师也由于既试验又不失有用的规划风格而备受欢迎,何艳就是其间的一个。2003年,她从公司辞去职务,自立门户。不到一年之后,她在华东师大后门的一个小酒吧做了3场发布,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之后,她在进贤路上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专营高档订制服,由于“以其时的财力,无法担负裁缝的出产”。以每年一个系列的速度推出新款,让何艳堆集了必定数量的客户。“2007年末在开了第一家店,7个月后夭亡了,在尚街那样的环境里,该怎样推行和运营自己是我还没有做足预备去敷衍的工作,因而它失利了。”
2008年,何艳又在长乐路上开了第二家店,“只要18平米大的店面每个月租金要两万五。其时正好也是经济危机开端的时刻”。何艳的大部分客户都是本地的高档白领和日子在上海的欧佳人。“经济危机之后外国人的反响最大,他们一下就不再花钱了。其实,我再坚持一下或许就会赚到钱了,但是最终仍是没能撑下去,7个月之后,仍是关门了。”
“很挫折、苍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办。在阅历了一段低潮期之后我想通了一些工作。最初那些形似单纯的主意有必要要改动一下,一个人要生计下去太难了,商场问题是很火急的,彻底不是想像的无拘无束。有必要要和他人一同协作,才干走下去。”何艳慨叹道。
“曾经觉得寄卖的方法自尊心接受不了,现在我也想开了,并且不只仅在上海的规划师店里寄卖,我在联络北京、大连、成都、杭州的店,减轻我的出售压力,也算是一种推行吧。”
此外,何艳现在也在与本钱方谈协作,“他们来做我个人品牌的量产裁缝,进百货公司去卖,我还做我的规划。”
“这样会不会对你的规划风格有约束?”记者问。
“谈的时分都会说彻底不约束你的规划,给我彻底的自在,但是你知道,必定是要有退让。但是,现在看来,我没有更好的商业模式了。究竟做服装不是做艺术品,规划师也不是艺术家,还得回到商业的圈子里来。”何艳说。
“规划师没有资金也很难在经济危机下独立生计;本来做出口、加工的服装企业现在要转型,做品牌,需求依托规划师。或许,这次金融危时机为我国规划师和服装品牌供给一个时机。假如本钱与规划师可以走到一同,那会是最好的成果,也只要这样,我国的服装品牌才有可能走到世界上去。不过,要害的条件是本钱方的思想需求改动,一个服装加工厂的厂长做品牌未必会比卖热水瓶的司理强,由于能做出好衣服和把衣服卖出去是彻底两回事。思想不变,谈与规划师的协作会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