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当当网没卖出去!买家海航科技有难言之隐?)
(原标题:当当网没卖出去!买家海航科技有难言之隐?)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2日电 (吴亦涵)9月21日,海航科技召开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投资者说明会。在回答投资者终止重组是否因公司资金紧张的问题时,海航科技称,公司终止收购当当网,原因是目前资本市场等外部环境较预案披露时已发生较大变化,且公司未就合同的履行情况等事项与交易对方达成一致意见,继续推进本次重组面临较大的不确定因素。
此外,海航科技还就近期市场上关于公司寻求出售英迈国际的传闻回应称,公司与英迈国际协同效果渐显,2018年上半年英迈国际净利润增长38%,为海航科技提供了稳定的营业收入与业绩支撑,并且其技术实力也是海航科技转型的重要依托。
回应终止收购当当:未就合同履行情况等事项达成一致
9月19日晚间,海航科技发表公告称,因目前资本市场等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未就合同履行情况等事项与交易对方达成一致意见,决定终止收购当当网。
不过,尽管海航在公告中表示,停止收购的原因是资本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但是在不少市场人士以及交易对方的当当网看来,此次收购终止,显示出海航科技面临资金流动性问题。
当当网在9月19日的声明中称,“海航是令人尊重的集团,25年来驰骋蓝天、开疆拓土,但其发展过程中目前存在流动性困扰....。。并购的终止,对当当顾客、当当供应商、当当员工没有影响。” 事实上,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梳理海航科技的半年报发现,目前,海航科技确实面临着一定的流动性压力。
半年报显示,海航科技的流动资产只有825.65亿元,而其流动负债却达到了827.34亿元,公司的流动负债已经超过了流动资产。此外,公司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也已高达257.30亿元。而从货币资金来看,海航科技账面上只剩下67.50亿元,其中还有32.63亿元因各种原因受限无法动用,账上全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34.87亿元。
而根据此前的收购预案,海航拟作价75亿元收购当当网,其中,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40.6亿元,以现金方式支付34.4亿元。也就是说,目前海航科技账上所能动用的现金,仅勉强能够支付对当当网的收购。
因此,在今日(9月21日)的投资交流会上,不少投资者均对海航的资金问题表示了关注。有投资者向海航科技提问:外界传言,终止重组是因为公司资金紧张,请问是否属实?
耐人寻味的是,海航科技并没有对公司是否资金紧张进行正面回答,只是表示,“从已发布的交易预案中可以看到,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当当网股份的同时,还拟向包括天津保税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 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0.6亿元,因此并不涉及公司现有资金。”
海航科技回应终止重组的原因,图片截自:上证E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的收购预案中,海航科技表示,如实际募集资金金额少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不以募集配套资金的成功实施为前提,但募集配套资金事项未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及募集资金不足,可能影响本次重组现金对价的及时支付。
回应出售英迈科技传闻: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航科技与当当签订收购协议之前,海航集团就已经出现了流动性的问题。今年1月18日,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集团存在流动性问题,并将原因归结为“进行了大量的并购”。
不过,从去年以来,海航集团已经停下了大笔并购的脚步,转而大笔抛售资产。据长江商报的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海航甩卖的资产接近600亿元。海航集团高层今年5月份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更是直接表示,“海航集团将通过多种手段,对与主业相关性不大、盈利能力不强、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资产进行优化处理,坚定不移去杠杆、降低资产负债率。”
那么,为什么在大笔甩卖资产的时候,海航科技却还在今年4月发起了对当当网的收购呢?
对此,海航科技在最初的收购预案中称,本次交易前,公司于2016年12月成功并购全球 IT 分销与供应链企业英迈国际,转型科技行业,并围绕英迈国际完善 IT 供应链生态圈,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 IT 产品分销业务、仓储与物流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云集市及云计算业务。本次交易拟收购的标的公司为综合性电商平台,在电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运营经验、大数据和品牌。通过本次交易,可以更好地完善上市公司的业务板块布局,实现联动协同效应。
也就是说,海航科技收购当当网,与其在收购英迈国际之后公司业务方向发生的转变不无关系。
2016年12月,海航集团旗下海航科技(当时名为天海投资)宣布完成对信息技术(IT)巨头英迈国际的收购,交易总额60亿美元。这是交易在当时被市场称为是“蛇吞象”的并购,收购之时,海航科技的净利润仅有英迈的1/6。为了完成收购,海航科技旗下的公司GCL还向金融机构借了一笔高达42.7亿美元的巨款。
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收购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海航科技还出现了延迟支付借款的情况。并且由于延迟付款所构成的实质性违约。根据约定,截至2017年12月31日,银团与某银行分别有权利要求GCL“随时偿还全部借款本金合共42.7亿美元”。
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这是海航科技半年报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达257.30亿元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海航集团频频出手资产,海航科技资金链承压的背景下,5月份以来,海航集团将出手英迈国际的传闻不绝于耳,而随着海航科技终止并购当当网,这一传闻在近期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这一传闻,海航科技在9月21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同样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海航科技回应出售英迈传闻,图片截自:上证E互动
海航科技在回答中称,经自查,截至目前,公司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与英迈国际协同效果渐显,英迈国际的并购有利促进了上市公司的战略转型和发展。同时,自加入海航后,英迈国际自身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英迈国际净利润增长38%,为海航科技提供了稳定的营业收入与业绩支撑,并且其技术实力也是海航科技转型的重要依托。(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