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输液鼓包了有危险吗 输液: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新闻布景:临床常见急救用药碳酸氢钠(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产)因瓶内呈现玻璃碎屑引发大众对输液安全的热论。据悉,早在2012年11月8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曾紧迫叫停碳酸氢钠注射液所用的玻璃瓶包装,但至今这一问题包装仍在出产运用。 注射液瓶内的玻璃碎屑如碳酸饮料的气泡相同飞旋,这是问题包装所造成的,仍是惯常状况?输液医治究竟安全吗?“其实,输液就是一次小手术”,临床专家如是说。 微粒是注射液难除的副产品 实际上,微粒一直是注射液如影随形的“忠诚伴侣”。 湖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蒋志平解说,在注射液的出产、贮存、运送、装备和运用过程中简直都有或许被不溶性微粒污染。一是注射液的出产工艺中带来的:如药物出产过程中带来的碳黑颗粒,包装带来的塑料颗粒等;二是注射液的装备中带来的:如输液器穿刺胶塞带来的橡胶微粒,切开安瓿时发作的玻璃碎屑被负压吸入药液内等;三是环境要素:空气活动会使尘土、纤维和细菌,通过进气管进入药液。这些原因有些是能够防止或削减,但有些是难以防止的。 在2010年北京某医院对“吊瓶”的抽检中,发现在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在1毫升50%葡萄糖参加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 玻璃屑或是问题包装所造成的 “未开封的药瓶里有玻璃碎屑,这种状况发作的概率是十分低的!”蒋志平说,药品是特别的产品,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注射液的出产环境必需求契合国家gmp规范,出产用原材料和注射液制品都必须通过包括微粒定量查看等10多项严厉的查验和复核后方可运用和出厂。契合国家药品规范的注射液里是不允许呈现玻璃碎屑的。 “这种状况的呈现,很有或许是单个企业为了下降出产成本而替换质量不合格的包装材料。”特别是国家根本药物目录里的急救药品的赢利很低。假如比照一袋500ml的5%氯化钠注射液和一瓶一般矿泉水的价钱,你就会发现,药品厂家的赢利一再被紧缩,企业寻求生计的办法也就费尽心思了。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风险的给药方法 “咱们习以为常的输液其实也算是个小手术,在医学上归于侵入性操作领域。由于需求刺破血管并往血管里输入并不归于血管里的东西。”蒋志平跟记者说。因而,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在操作中要分外引起留意。假如说这些异物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呈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假如很多不溶性微粒特别是石棉微粒进入人体,还能引起肺癌和白血病。 “你想想,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要4~7微米,长时间输液,特别是现在输液器上有过滤网结构的并不多,超越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毛细血管中,越积越多就会损坏血管。” 因而,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风险的给药方法。蒋志平弥补道,假如患者的肠胃功用正常,口服药物应是榜首挑选,只要在患者呈现了吞咽困难,严峻吸收妨碍等状况时,才应该挑选静脉注射医治。